走進清鎮市站街鎮正鳳民族服裝加工廠,映入眼簾的是色彩靚麗的布匹與服飾,一排排繡花機、縫紉機正快速飛轉,王正鳳正帶著姐妹們專心致志地裁剪、熨燙、刺繡苗族服飾,全情投入制作來自線上、線下渠道的訂單。
談起王正鳳的創業致富路,她感慨萬千,思緒一下回到了服裝廠成立之初……
2014年,為了實現將民族服飾傳承下去、將優秀民族文化發展壯大的愿望,同時也為了更好照顧家庭,王正鳳毅然辭去工作返鄉創業,她利用掌握的縫紉、手工刺繡等技術,計劃創辦民族服裝加工廠,但因缺乏資金一直未能實現。
站街鎮黨委政府得知情況后,積極向上級部門尋求支持,為其爭取到10萬元微型創業基金和8萬元免息貸款,王正鳳利用資金裝修廠房、購買原材料及加工機器等,逐漸實現從一套民族服裝全手工到機器部分加工的轉變,提高了制作效率,生意也慢慢有了起色,民族服裝加工廠開始走上正軌。
王正鳳富了,但她始終不忘村里的姐妹,主動培訓在家帶小孩的婦女、閑置勞動力及脫貧戶刺繡技術,邀請她們到廠拿起繡花針繡出一幅幅優美的苗繡,賺取手工費為家庭減輕負擔。同時,隨著服裝廠銷路變廣、銷量變大,為了更好滿足客戶需求,王正鳳想出合作經營模式,她自己負責出物料,讓村民在家制作服飾半成品,由她統一質檢驗收,對沒有通過驗收的產品,由她指導改進直至達標,讓年邁在家、腿腳不便的老人、脫貧戶等人群成為她的代加工戶,實現了村民在農閑時間為家庭創收的心愿。目前,王正鳳的服裝加工廠帶動附近村民固定就業5人,每人每月可增收3000元;帶動靈活就業人員30余人,在旺季時期每人每月可實現4000余元的增收。服裝加工廠年純均收入可達40余萬元。
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,王正鳳也慢慢將自己的宣傳、銷售陣地拓寬到網上。除了自產自銷、批發給商家外,王正鳳帶領她的姐妹們通過微信、抖音、微視頻等線上平臺進行宣傳推廣,在線上發布制作苗族服飾的刺繡、打花帶、鍛制銀飾等工藝的圖片及短視頻,并詳細介紹苗族服飾半成品及成品,讓廣大網民了解多姿多彩的苗族服飾及服飾背后的故事。據悉,經過線上圖片及視頻展示苗族服飾制作工藝及成品等,平均每月通過線上可獲取訂單50余套,可實現增收3萬余元。
“今后,我們將充分利用‘線上+線下’宣傳推廣好苗族服飾及苗族文化,發揮個性定制,維護好線下已有客戶,用好線上平臺,拓寬銷售渠道,不斷壯大發展規模,帶動更多村民就業,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應有力量?!蓖跽P笑呵呵地說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